常见问题
新闻动态
媒体公告
国内首个公共建筑碳减排量认定标准发布 市场探索建筑碳信用生态
发表时间:2024-04-22 07:44:01  来源:江南体育app下载入口   阅读次数:1    

  围绕双碳目标和绿色金融发展,中国市场近年来在诸多相关领域部署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减碳工程再次迎来一项重要突破,国内首个公共建筑碳减排量认定标准正式对外发布,首批中国建筑碳信用产品也同步成功挂牌。该项成果是在由绿地金创科技集团主办、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绿创未来,碳求共赢——碳信用生态合作大会”上发布的。

  建筑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其绿色发展慢慢的被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建筑、低碳、零碳的有关要求已成为建筑行业的必选题。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筑领域尤其是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降碳将是关键。

  绿地集团董事、执行总裁、绿地金创董事长、总裁耿靖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时指出,全球碳市场蒸蒸日上,碳价不断创出新高,高质量的碳信用广受欢迎;海外碳壁垒和国内碳排双控政策“内外共振”倒逼国内碳市场扩容升级;同时,在“双碳”战略下,全社会低碳、零碳意识增强,碳抵消需求持续增长。这些都是碳信用面临的战略机遇。

  《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9.5亿tCO2。在中国建筑碳信用机制下,即使是促进全国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减少1%,每年也将带来近1000万吨的碳减排。

  碳排放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20%,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建筑运行碳排放的40%。

  第一,形成可信赖的数据。中国建筑碳信用积极鼓励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科技确保公共建筑减排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核证后的碳减排数据可当作证明建筑业主ESG绩效的可靠数据,也可当作金融机构对建筑领域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的评估依据。

  第二,形成可量化的资产。因为有可参考的市场行情报价,公共建筑自愿减排量未来能成为计入财务报表的资产。

  第三,形成可流入的现金。交易达成即有现金流入,成为建筑业主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的“第五种激励”。

  第四,形成可操作的工具。高质量的中国建筑碳信用能够适用于碳抵消,成为ESG管理的有力工具。

  耿靖同时对记者强调,构建中国建筑碳信用生态也面临一些战略挑战:首先是缺乏公共建筑减碳相关方法学及降碳量认定标准。目前国际国内已有的建筑领域碳减排方法学均是针对单一项目的方法学,按照这一些方法学计算出的减排量比较小,对建筑业主的减排激励作用不大,不利于建筑减排的全面计划和管理。其次就是由于项目规模小、开发成本高以及国内交易价格低带来的建筑碳信用产品的经济性问题。这些挑战是整个建筑碳信用生态共同努力解决的方向,目前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2023年,绿地集团联合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等主体,制定了国内首个公共建筑减排量认定标准——《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T/CSES 128-2023),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发布。

  据介绍,该标准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碳减排方法学,能够保证公共建筑的减排量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使其满足自愿减排机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要求。该标准积极鼓励运用数字科技确保公共建筑减排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标准之后,开始打造建筑碳信用产业链。绿地金创依托贵州省绿金低碳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绿交所”),根据既有公共建筑规模化节约能源改造和相应的自愿减排量价值实现,打造中国建筑碳信用(China Building Carbon Credit,CBCC)开发、核证、交易、消纳的全产业链。

  耿靖对记者表示,中国建筑碳信用是一条从开发、核证、交易一直到消纳的全产业链,也是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

  具体而言,在开发端,实施过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的公共建筑,都可当作建筑碳信用产品开发的储备项目,业主方(公共建筑的拥有者,并不全是房地产企业)、项目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的施工方或运营者)、投资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的投资者)均可作为建筑碳信用产品研究开发储备项目的申报主体。在核证端,符合绿交所规定的资质要求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可接受业主委托,对建筑碳信用项目进行审定和核查。在交易端,绿交所将积极吸纳从事中国建筑碳信用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作为交易类会员,吸纳在绿交所为建筑碳信用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咨询、审定、核查等专业服务的机构作为服务类会员,同时还将吸纳在绿交所从事建筑碳信用交易经纪服务的法人组织或自然人作为经纪商,引导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进入市场完成交易。

  在消纳端,企业、机构和个人,可以在绿交所购买中国建筑碳信用产品,用于抵销大型活动碳中和、抵销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抵消个人行为碳排放等用途。此外,金融机构可以将经过核查的公共建筑碳减排数据作为评估依据,向建筑领域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支持。ESG评级机构也可以将该数据作为证明建筑业主ESG绩效的可靠数据。

  绿地金创首席战略官李想介绍,未来,绿地将拓展、完善上下游生态合作,持续开展贯标工作,积极拓展建筑碳信用资产来源,并从B端和C端大力拓展建筑碳信用消纳场景,不断放大建筑碳信用的交易规模和社会效益,对全国、全球不断输出成功经验案例;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市执业经纪人协会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建筑碳信用经纪人培训,为持证经纪人提供兼业机会和激励机制;将以中国建筑碳信用为基础,持续探索碳指数、碳基金、碳信托、碳质押、碳远期、碳保险等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创新;还将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国际公共建筑合规减排机制,为持续推进全球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危机。

 
上一篇:【48812】关于零碳修建及认证体系你有必要了解这些
下一篇:LEED绿色建筑认证对可持续零碳园区绿色建设规范标准